顾炎武一、顾炎武手不释卷顾炎武(1613年7月15日—1682年2月15日),本名顾绛,字宁人,人称亭林先生,南直隶昆山(今江苏昆山市)人。明末清初的良好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通常顾炎武外出旅行,都用马、骡子载着书追随自己。
到了险要的地方,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,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宁静日里知道的不相符,就走向市井客店中,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。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,不值得停下来考察,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种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;偶然有什么遗忘了,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温习。原文:凡先生之游,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。
所至厄塞,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;或与平日所闻不合,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。或径行平原大野,无足注意,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;偶有遗忘,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。
陆游二、陆游筑书巢陆游(1125年11月13日-1210年1月26日 ),字务观,号放翁,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尚书右丞陆佃之孙,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我的屋子里,有的书堆在木箱上,有的书陈列在前面,有的书放在床上,抬头低头,四周环视,没有不是书的。
我的饮食起居,生病呻吟,感应伤心,忧愁,恼怒,叹息,未曾不与书在一起的。客人不来造访,妻子子女不相见,而起风,下雨,打雷,落冰雹等(天气)变化,也不知道。
偶然想要站起来,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,似乎积着的枯树枝,有时到了不能行走(的田地),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:“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?”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。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,已进屋的,也不能出来,于是(客人)也大笑着说:“确实啊,这像鸟窝。”原文:吾室之内,或栖于椟,或陈于前,或枕籍于床,俯仰四顾无非书者。
吾饮食起居,疾病呻吟,悲忧愤叹,未尝不与书俱。来宾不至,妻子不觌,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。间有意欲起,而乱书围之,如积槁枝,或至不得行,则辄自笑曰:此非吾所谓巢者耶!乃引客就观之。
客始不能入,既入又不能出,乃亦大笑曰:信乎,其似巢也!晋平公三、晋平公炳烛而学晋平公(?―公元前532年),姬姓,名彪,晋悼公之子,春秋时期晋国国君,公元前557年―公元前532年在位。晋平公问师旷说:“我七十岁了,想学习(音乐),恐怕已经晚了。”师旷说:“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?”晋平公说:“哪有做臣子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?”师旷说:“瞎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?我听说,年轻时喜欢学习,似乎初升太阳的阳光;壮年时喜欢学习,似乎日中的阳光;暮年时喜欢学习,似乎点燃蜡烛的光明。(拥有)蜡烛的光明,与摸黑走路比,哪一个更好呢?”平公说:“说得好啊!”原文: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“吾年七十,欲学,恐已暮矣。
”师旷曰:“何不炳烛乎?”平公曰:“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?”师旷曰:“盲臣安敢戏君乎?臣闻之:少而勤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勤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勤学,如炳烛之明。炳烛之明,孰与昧行乎?”平公曰:“善哉!”王充四、王充市肆博览王充(公元27年—约公元97年),字仲任,会稽上虞(今属浙江)人。东汉思想家、文学品评家。
王充身世“细族孤门”,自小聪慧勤学,博览群书,擅长辩说。不慕高官,不贪富贵。
晚年汉章帝下诏派遣公车征召不就。汉和帝永元年间,病死家中。王充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生长者。
其思想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,以“天”为天道观的最高领域,以“气”为焦点领域,由元气、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,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。在主张生死自然、力倡薄葬,以及叛逆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,并以事实验证言论,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。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,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“黄老之学”以及西汉末叶民间盛行的玄门均差别。
代表作品《论衡》,八十五篇,二十多万字,解释万物的异同,纠正了其时人们疑惑的地方,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。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,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。
厥后到了京城,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事,拜扶风班彪为师。王充喜好广泛,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。他家穷没有书,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,看人家所卖的书,看一遍就能背诵,于是(他)广泛地弄通了众多门户的学说。
厥后回抵家乡,退居在家教书。原文:(王)充少孤,乡里称孝。
后到京师,受业太学,师事扶风班彪。好博览而不守章句。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,阅所卖书,一见辄能诵忆,遂博众流百家之言。
后归乡里,屏居教授。李存审五、李存审出镞教子符存审(862年-924年),原名存,字德详,陈州宛丘(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)人,唐末五代时期前晋、后唐名将。
因被赐为李姓,史册又载为李存审。符存审原是李罕之部将,后被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。他辅佐李克用、李存勖两代晋王,累破后梁,驱逐契丹,巨细百余战,未尝败绩,最终官至检校太师、中书令、幽州卢龙节度使,镇守幽州。同光二年(924年),符存审被内调为宣武军节度使,效果还未接到诏命便在幽州病逝。
赠尚书令,后追封秦王。李存审身世贫穷没有职位,他经常训诫他的孩子们说:“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脱离家乡,四十年了,职位到达将相之高,在这中间经由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,剖开骨血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。”于是,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,付托他们贮藏起来,说:“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之家,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。”原文:(李)存审出于寒微,常戒诸子曰:“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,四十年间,位极将相,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,破骨出镞者凡百馀。
”因授以所出镞,命藏之,曰:“尔曹生于膏梁,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。”。
本文来源:亚搏体育app官网入口-www.baimaosi.com